- 六轮对位 → 六輪對位
- ﹝出菩薩瓔珞本業經﹞ 輪有二義, 一運轉, 二摧碾。 謂佛菩薩轉於法輪, 則能摧碾眾生惑業, 故以六輪對諸位次也。 〔一、 銅寶輪對十住位〕, 銅似金色, 不具金用。 雖無鐵之麤垢, 而猶有查滓, 若鍊磨攻治, 則能成諸器皿, 濟用於世。 謂十住菩薩, 已斷見、 思之惑, 如離麤垢, 於四十一品無明之惑未能盡斷, 如銅之猶有查滓。 惑既分斷, 德亦分顯, 故能從體起用, 隨類現形, 化諸眾生, 如器成濟世。 故以銅寶輪對十住位也。 (十住者, 發心住、 治地住、 修行住、 生貴住、 方便具足住、 正心住、 不退住、 童真住、 法王子住、 灌頂住也。 四十一品者, 謂十住、 十行、 十回向、 十地、 等覺, 各一品也。 ) 〔二、 銀寶輪對十行位〕, 銀體瑩潔, 不受塵垢, 雖經鎔鍊, 性恒不變。 謂十行菩薩, 不加功力, 任運分斷無明之惑, 顯發本然清淨之性, 如銀之瑩潔, 鎔鍊不變。 故以銀寶輪對十行位也。 (十行者, 歡喜行、 饒益行、 無嗔恨行、 無盡行、 離癡亂行、 善現行、 無著行、 尊重行、 善法行、 真實行也。 ) 〔三、 金寶輪對十回向位〕, 金體貴重, 濟用極大, 土埋火煆, 其色不變。 謂十回向菩薩, 功行加深, 教化亦廣, 雖混眾塵而不為塵垢所染, 雖居五欲而不為欲火所燒。 故以金寶輪對十回向位也。 (十回向者, 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、 不壞回向、 等一切佛回向、 至一切處回向、 無盡功德藏回向、 隨順平等善根回向、 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、 真如相回向、 無縛解脫回向、 法界無量回向也。 五欲者, 色欲、 聲欲、 香欲、 味欲、 觸欲也。 ) 〔四、 琉璃寶輪對十地位〕, 梵語琉璃, 華言青色。 寶出須彌山, 一切眾寶, 皆不能壞。 謂十地菩薩, 所證真實, 不為外魔之所動壞。 故以琉璃寶輪對十地位也。 (梵語須彌, 華言妙高。 十地者, 歡喜地、 離垢地、 發光地、 燄慧地、 難勝地、 現前地、 遠行地、 不動地、 善慧地、 法雲地也。 ) 〔五、 摩尼寶輪對等覺位〕, 梵語摩尼, 又云末尼, 華言離垢。 此寶光淨, 不為塵垢所染; 若以青物裹之投水, 水色即青; 紅黃赤白, 亦復如是。 謂等覺菩薩無明之惑將盡, 位居十地之上, 其隨類現形, 化用自在。 故以摩尼寶輪對等覺位也。 (等覺者, 望後妙覺, 猶有一等, 勝前諸位, 得稱為覺也。 ) 〔六、 水精寶輪對妙覺位〕, 水精內外映徹, 無物不現。 謂妙覺、 果佛諸惑淨盡, 萬德圓明, 常住湛然, 有感則應。 故以水精寶輪對妙覺位也。 (妙覺者, 自覺覺他, 覺行圓滿, 不可思議也。 )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